有詩曰:
萬千姹紫與嫣紅,杏林橘井艱辛重。
繡閣女兒見本色,回春妙手為英雄。
醫(yī)院,一直被形容為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眾多的女性醫(yī)者也與男性醫(yī)者一樣,日夜奔赴在戰(zhàn)場一線,面對日夜顛倒的作息,面對淋漓的鮮血,面對死神的挑戰(zhàn)。
裴繼華醫(yī)生是消化內科“年資”最高也是為數不多的一名女醫(yī)生。
因為內鏡,消化內科醫(yī)生被稱為“內科中的外科醫(yī)生”。內鏡室的治療操作讓有些男醫(yī)生都覺得吃力,手持著沉重的鏡子,用手指輪替旋著按鈕,尤其是腸鏡操作困難的病人,時間長,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是個名副其實的體力活。
■問題1:當時選擇這份專業(yè)的初心是什么?
“因為我的大伯是也是一名消化內科的醫(yī)生,從小耳濡目染,在專業(yè)選擇上我其實并沒有太多的猶豫?!?/span>
裴繼華是朝鮮族人,老家在吉林延邊。2004年的夏天,裴繼華和丈夫一起坐上綠皮火車,經過3天2夜,跨越2800多公里,來到了溫州?!?/span>我喜歡在一線工作,可以接觸更多的患者,為更多的人解決疾病的苦痛。而在這16年里,我也從沒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后悔。”
“雖然辛苦,但是我還是特別喜歡內鏡?!迸崂^華說,小小的鏡子內里卻大有乾坤,直面病灶,和其對話的感覺讓她覺得非常微妙。
■問題2:選擇該專業(yè)后,性別有帶來困擾嗎?
“相信在每個醫(yī)者眼里,患者都是不分性別的?!?/span>
雖然也有個別患者在發(fā)現是異性醫(yī)生做內鏡檢查時會覺得尷尬,但基本上都能夠接受。加上現在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很多人會選擇無痛腸鏡檢查,麻醉狀態(tài)下異性操作帶來的些許尷尬也會弱化很多。
“其實每間內鏡室都會有內鏡護士在旁邊,她們需要幫助醫(yī)生拿器械,準備器械,消毒等?!?/span>
內鏡護士會和醫(yī)生一起,幫助患者消除對內鏡檢查的恐懼心理,并對患者診療前進行全面評估,安排患者有序就診,“內鏡護士基本上都是女性,所以男性患者在內鏡室不需要太介意醫(yī)生的性別問題。”
如果一定要說性別帶來的“困擾”的話,可能就是生育問題,懷孕、生子是女性不可避免要面對的。作為二胎媽媽,裴繼華請了2次產假,為了彌補長時間沒做內鏡導致的手感生疏問題,就選擇申請待在內鏡室,通過反復地操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問題3:性別帶來的優(yōu)勢有哪些?
“消化內科女醫(yī)生本就‘稀缺’,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會得到很多照顧?!?/span>
作為消化內科年資最高的女醫(yī)生,裴繼華說自己能夠堅持這么久的最大動力就是科室里那群“勝似親人的可愛同事”,他們就如同兄弟姐妹,在生活和工作中給了她很多幫助和關懷。
“作為二孩母親,每次懷孕、產后,科室里都特別照顧我。”裴繼華說,“真的特別感動,很謝謝大家!”
■問題4:比較難忘的異性患者接診經歷?
內鏡醫(yī)生是隨機分配的,哪個診間醫(yī)生做完了護士站就會分配患者進去。“那是好多年前了,有個男患者走進內鏡診間時發(fā)現是女醫(yī)生操作,有點尷尬,整個人差點‘跳’起來?!?/span>
后來裴繼華嘗試用自己專業(yè)的知識說服他,加上旁邊也有進修的男醫(yī)生在,這位患者最后還是接受裴繼華的操作治療。
■問題5:來自患者的感謝
“十幾年前,有個患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時是我第一次在周六上內鏡班,壓力比平時工作日要大?!?/span>
這位老人家年近70歲,因黑便收治消化內科,需要做內鏡下治療,排到了周六做檢查。老人家開始時對胃腸鏡檢查有畏懼情緒,有些抗拒檢查,經過裴繼華耐心地溝通和安撫,老人終于做好心理建設接受了內鏡下治療。
裴繼華說,鏡子放進去時才發(fā)現,情況比想象中還要嚴重,十二指腸降部憩室內動脈出血,甚至有血柱噴射。因為是憩室內出血,比平常位置的止血更為不易。
“但是作為醫(yī)生,我不能慌,我要對患者負責,當時就是一個信念,一定要把血止??!”
憑借著平時扎實的知識和多年來反復練習的手感,裴繼華醫(yī)生成功用鈦夾夾住了出血部位。“當時我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覺得很自豪,同時對于內鏡治療也更加有信心了!”后來這位老人家在病房看到我,拉著我的手連聲說著感謝。
裴繼華說,這位患者對她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這么多年過去,依然記憶猶新。
■問題6:醫(yī)者座右銘
座右銘: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每一個查房的清晨,
每一個值班的夜晚;
每一次,手持內鏡感知內鏡的進退;
每一次,在小小的一方天地“扭轉”乾坤……
有過挫敗,有過淚水,醫(yī)學之路雖艱辛,但醫(yī)者仁心,她從不悔來時路。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作為一名醫(yī)者,他們的初心和夢想比別人要承載更多。對生命的敬畏,激勵著他們在從醫(yī)道路上無悔前行。
科普小知識
1、體檢發(fā)現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要被治療嗎?家里其他人怎么辦?老人小孩也要治療嗎?
可以先檢查胃鏡以了解胃部情況。僅是體檢HP陽性,無任何癥狀、胃鏡無明顯病變、無相關病史及胃癌家族史,不必強求根治HP,可視個人意愿而定。幽門螺桿菌有家庭群聚性感染可能,如果一個家庭成員檢出感染,最好其他人也進行碳13、碳14呼氣試驗檢查,結果陽性可進行殺菌治療。一般情況下無明顯癥狀的14歲以下、80歲以上老年感染者,不主張積極治療。
2、患萎縮性胃炎就會發(fā)展為胃癌嗎?
萎縮性胃炎有癌變可能性,但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正規(guī)治療,按時隨訪,發(fā)生癌變的概率很小。輕度的萎縮性胃炎每兩年檢查一次胃鏡,中度伴腸化生或重度的每年檢查一次胃鏡。若發(fā)現胃粘膜有異型增生,可行胃鏡下粘膜剝離術(ESD),以防止癌變,從而預防早期胃癌的發(fā)生。即使發(fā)展至早期胃癌,大部分也可在胃鏡下剝離,無需開刀。
3、萎縮性胃炎病人平時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萎縮性胃炎發(fā)生后一般不能逆轉為非萎縮性胃炎,所以去除病因尤其重要。日常生活中能控制的是去除幽門螺桿菌,盡量少吃鹽腌食品、戒煙忌酒,避免接觸損害胃粘膜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紅霉素等,飲食宜規(guī)律,避免過熱、過咸和辛辣食物。
(宣傳統(tǒng)戰(zhàn)處 汪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