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鼻塞一年余”,55歲的夏**一直以為就是普通的鼻竇炎,擇日來院一查,經鼻竇CT發(fā)現:鼻腔內影顯一腫物,已累及左側眼睛及顱底。接診醫(yī)師馬上要求執(zhí)行組織病理學活檢,最終明確診斷:左鼻腔顱底惡性腫瘤(中分化型鱗狀細胞癌)。
聞癌色變,術前談話憂心忡忡
如大多數人所想,家屬覺得“能吃能喝能干活,就鼻塞、偶爾頭暈,頂多也就鼻竇炎,到時做個小手術就好”。而正因為部分鼻竇癌早期表現的隱秘及不典型性,如一般鼻竇炎癥狀,才給了腫瘤“鳩占鵲巢”的機會。
“手術確有難度”!雖然患者目前臨床表現“不算嚴重”,但影像學表現卻讓人憂心忡忡。鼻腔腫物已侵犯顱底,并像小偷一樣悄無聲息地將利器插入了左眼眶,若時間再拖延,視力的不可逆損傷將無法避免。我們悉知,在人體,顱底上方承載著腦組織,聯系著豐富的神經和血管;其下方(顱外)又是面部重要器官:眼、耳、口、鼻、喉等的“天花板”。手術過程稍有不慎,便很有可能出現顱腦術后常見并發(fā)癥:腦脊液漏、顱腦膿腫、視力損傷等……為此,眼耳鼻咽喉科倪麗艷醫(yī)師團隊就手術方案進行了仔細且謹慎的商討,最終決定以鼻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惡性腫瘤,這也是充分考慮到了患者的身心需求:避開舊式經面部做切口的術式,不影響外觀;不開顱去骨,以減少顱腦損傷。
歷經5小時,術后歸來直夸你是“神”
為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倪麗艷主任醫(yī)師和劉學軍副主任醫(yī)師術前一同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完善術前準備后擇期手術。術程約5小時:經歷鼻內鏡下上頜骨的精磨細琢至上頜骨次全切,眼眶筋膜的抽絲剝繭,腫物與顱底組織的層層細致分離---鼻內鏡下上頜骨次全切除+左眼眶腫物切除+眶膈修補+部分下鼻甲切除術,成功!患者返回病房時,已如夢初醒:“我就進去睡了一覺,醒了就好了,也不痛”,而家屬的一句評論“你們就是神啊”,那種帶些尷尬的激動,著實感動了管床護士。
主刀醫(yī)師結束一天的手術后,再次前來病房探望:看見患者已能下床活動,無頭暈頭痛、眼球無下陷、視力無影響、無面癱表現、未發(fā)現腦脊液漏,精神良好,這才放心了。而此時:已是夜里11點。
我院龍灣院區(qū)耳鼻咽喉科鼻科學亞??疲莾雀Q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已愈發(fā)成熟。醫(yī)者技藝的穩(wěn)固及嫻熟經得起考驗,此類微創(chuàng)手術在減少解除患者患者病痛的同時,以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面部的美觀及功能,縮短其恢復及住院時間。夏**,術后留院觀察4天后順利出院。
(作者|耳鼻咽喉科 蔣羽 編輯|宣傳統(tǒng)戰(zhàn)處 欒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