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我院2021級兒科專業(yè)學子陳建新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素未謀面的患者延續(xù)生命的希望,陳建新同學成為溫州市第1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陳同學心中一直懷揣著治病救人的夢想。去年春天,在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務社舉辦的一次獻血活動中,他了解到中華骨髓庫的存在,通過“生命相髓”活動學習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相關知識。陳同學當即決定入庫,他表示:“盡管能夠匹配成功的概率是幾萬分之一,我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救治他人的生命?!?/span>
捐獻造血干細胞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一點運氣。距離入庫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同學接連收到了配型成功、體檢通過的好消息,他激動不已,并堅定地表明捐獻意愿。得益于平時對運動的堅持和熱愛,陳同學一向身體健康,符合捐獻標準。然而后續(xù)過程有些波折,由于患者病情發(fā)生變化曾中斷捐獻流程,但幸運的是等來了恢復捐獻的消息。
陳同學出生于湖南與貴州交界的一個小鎮(zhèn),父母在家務農(nóng),從小立志成為一名醫(yī)生,救死扶傷。當被告知配型成功的消息,他向父母解釋捐獻原理和對身體沒有什么危害后,父母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我想對大家說,捐獻干細胞對于自身并沒有太大影響,都是能夠恢復的, 但對于需要的人來說可能是難以忽略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夠鼓起勇氣,勇敢地幫助別人。”在捐獻過后,陳同學對廣大青年朋友們發(fā)出倡議。
為弘揚陳同學高尚的救人行為,院黨委副書記陳開亮、溫州市紅十字會相關領導、杏林志愿者“血液銀行”成員,專門到場為陳同學舉辦隆重的出征儀式并在捐獻現(xiàn)場陪護與慰問。
據(jù)悉,“生命相髓”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行動項目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動員溫州地區(qū)高校師生加入中華骨髓庫近4600人次,溫醫(yī)大也涌現(xiàn)出一大批杰出青年學子:以溫州市首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在校大學生鄭科科、溫州市最年輕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柯守煜為代表的溫醫(yī)學子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為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注入新鮮力量。在未來,“生命相髓”項目將始終秉持“生命相髓,因愛堅守”服務理念,鼓勵更多愛心人士續(xù)寫“相髓之約”,照亮他人的生命之路。
(作者|學生工作辦公室 連毅、申俊旦、張益鳴 圖|莊喻涵、陳慶煜)